返回新闻网首页| 旧刊浏览| 返回数字报首页 | 版面概览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        
 
  第06:城事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标题导航
从翻山土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柏油马路,出行条件今非昔比~~~
~~~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黄胸鹀现身富阳
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阳陂湖 迎来“稀客”
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黄胸鹀现身富阳

  黄胸鹀(王仁湘 摄)

  本报讯(记者 吴璇 通讯员 陈朱侃 葛杭芳)近日,阳陂湖湿地迎来一位“稀客”——黄胸鹀,成为鸟类摄影圈的“顶流”,这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人称“鸟中大熊猫”。小小的精灵在麦田间自由飞翔、觅食,正是富阳生态和谐的真实写照。

  黄胸鹀是雀形目雀科鹀属鸟类,又名黄胆、禾花雀,是一种体长约14—15厘米的小型鸣禽。体型和麻雀相仿,繁殖期雄鸟有醒目的黑脑袋,雌鸟羽色相对暗淡,但雌雄都有鲜艳的黄色胸腹部。

  黄胸鹀的繁殖地在俄罗斯、中国东北部,每年跨越4000多公里,经过我国大部地区到中国南部、东南亚地区越冬。这种珍稀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,尤其偏爱邻近水域的自然环境。即使是在迁徙途中,它们对“暂居地”的要求也不降低,会精准“定位”生态环境优良的湿地边缘及平原的芦苇丛、耕地、麦田、稻田等“充电干饭”。而阳陂湖湿地边的大片麦田符合它们的要求,成了它们长途跋涉中的又一个驿站。

 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受人类过度捕捉、农药使用加剧及栖息地丧失等多重因素影响,黄胸鹀种群数量在1980至2013年间锐减了84.3—94.7%,至2015年,欧洲地区的成年黄胸鹀仅存120-600只。黄胸鹀被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列为极危物种; 被列入中国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; 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它的每一次现身,都为当地的生态“盖章认证”。

  近年来,富阳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,着力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,不少稀有保护动物现身富阳的广袤青山绿水间。近年来恢复的阳陂湖也已成为一座天然的鸟类宝库,吸引了80 余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繁衍,其中不乏水雉、白额雁、画眉、燕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还有豆雁、棕背伯劳等 13 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。不妨期待越来越多像黄胸鹀这样的“稀客”变“常客”,用它们动人的嗓音为富春山水打call!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头版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时政
   第04版:春江两岸
   第05版:时政
   第06版:城事
   第07版:城事
   第08版:资讯
大黄线公路焕然一新 到常绿黄弹避暑有了新体验
阳陂湖 迎来“稀客”
富阳日报城事06阳陂湖 迎来“稀客” 2025-06-10 2 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