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在路上
鸣翠桃源小区的居民有福了。可以想象,年底小区改造完毕,整个小区将旧貌换新颜,道路平整,停车有序,行车畅通,各行其道。这不仅提升小区颜值,还能增加小区附加值。
老旧小区改造,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、好事,是业主期盼的福音。然而现实中,并不是所有业主都会赞同、支持。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的嫌设计不尽合理,有的嫌绿化减少,还有的嫌工程扰民。这次改造,可谓充分发扬了民主。自年初立项以来,社区便通知到每一户,并发放问卷调查,征集住户意见建议。工程进场以来,城建集团牵头的每周四“例会”,和社区、业委会、居民代表开碰头会,面对面交流各项议程,确保工程全过程公开、透明,让改造真正利民便民。
毕竟业主才是小区的主人,他们在此居住多年,对小区的优缺点了然于心,知晓需要改造什么,如何改造。明白如何把美观与实用结合起来,满足最大限度的民生需求。建设单位要虚心向业主征求意见,可不能摆出一副“我是来替你们造福的”“我才是专业的”之类高高在上的架子,自以为是,一意孤行,最终很可能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。李强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“高手在民间,一定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调研,要问计于民,问需于民,向群众学习,拜群众为师”。确实,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群众中或有高明的改造意见,可以帮助建设单位少走弯路,避免好事办糟,实事办虚,真正办成群众满意的大好事。
当然,人多嘴杂,并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能采纳。有的业主仅从自身利益出发,并未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;有的只是顾及眼前,未谋及长远。作为建设单位,须有自己的专业考量,须坚守自己的正确原则,不被狭隘、错误的民意裹挟。不过,需要与业主解释清楚,以取得更多理解和更大支持。
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属于自然老化产物,另一方面也属于时代局限性产物。在建设新小区之前,相关职责部门就应充分考虑和论证小区入住率、车位数、公用附房,督促开发商适度超前,留有余地,免得交付时间不长就捉襟见肘,左支右绌,不停翻建。另外,要确保小区改造质量,不打马虎眼。而且改造之后的小区管理须及时跟上,不光是小区硬件设施让人刮目相看,小区软件管理也得让人放心安心,努力让居民的幸福感爆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