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新闻网首页| 旧刊浏览| 返回数字报首页 | 版面概览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        
 
  第03:时政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标题导航
村支两委欲把7.5万元转给村集体,却差点惹了祸~~~区纪委监委:规范党员干部行为需要“婆婆嘴”
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村支两委欲把7.5万元转给村集体,却差点惹了祸
一周10分钟的“以案说纪”让大源这个村“虎口脱险”
区纪委监委:规范党员干部行为需要“婆婆嘴”
漫画 王怀申
  记者 董剑飞 通讯员 富纪

  “常绿黄弹村的这个案例,跟我们村正准备做的事真是一模一样,原来这样的做法会被处理?我的心顿时就紧了一下,吓了一跳。”说起大源镇勤功村这个从去年开始做的项目,村党总支书记张旭军仍心有余悸,所幸从2019年开始,按照大源镇的要求,每周二村里都要进行“以案说纪”,关键时刻拉了村里一把,才让他们没有踏错最后一步。

  想减轻村集体负担,却差点因争取到的项目款惹了祸

  勤功村位于大源镇最南端,村民1258人,但大部分在外从事金属门窗加工业。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,曾经也有过无村能及的辉煌。上世纪80年代,依靠村里办的球拍厂,村集体存款一度达到80万元。按照1984年的物价水平,足可以买100套大源街上的店面房。

  但后来,由于各种原因,村集体经济一蹶不振,日常运作仅靠上级的资金补助为主。去年,村里争取到一个“一事一议”的项目——修建停车场和环境绿化工程施工。然而,按照富阳的财政政策,村级项目所需资金由区、镇、村三级承担,其中村集体需承担30%。但对一个几乎没有集体收入的村来说,这笔钱该到哪里找?这时,村支两委又想起了另一条规定——“单个项目补助最高补助50万元”。于是,经过村支两委讨论决定,将原已经切好、不需要施工的挡墙仍作为此次施工计算,造高工程总价,再由施工方将多争取到的7.5万元转给村集体,为村里解决项目所需资金。“钱不是自己用的,为村里做事总不会错的。”

  让张旭军没想到是,就是这7.5万元差点惹了大祸。今年1月15日,勤功村村两委召开周二例会,其中一个议程是“以案说纪”,这次传达的案例是常绿镇黄弹村利用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项目,虚报工程量套取财政资金,村书记、主任双双被党纪处理的案件。

  张旭军一听就发现不对劲,这与村里正在操作的方式一模一样,于是赶紧向镇纪委进行了汇报,得到的答复“肯定是违纪的”。不过与黄弹村不同的是,勤功村还有整改的机会,但时间已经十分紧急,此时项目正准备进入审计阶段。原本的施工队嫌麻烦还提出了不同意见,认为只要将已经做好的挡墙那部分工程返还一点工程款即可,这被村支两委当场拒绝了。

  “既然知道是错的,就不能再存侥幸心理。”张旭军说,“这事往小了说,是为村里争取了一点资金,但往大了说,如果大家都这样干,国家的资金就管不好了,对国家损害很大。”在与镇纪委一起实地踏看后,勤功村按工程实际施工投入重新进行了申报,张旭军心里悬着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。

  10分钟“以案说纪”,避免了“事后诸葛亮”

  勤功村这一脚“刹车”刹得及时,看似偶然,背后却离不开大源镇推行10分钟“以案说纪”这一制度的坚强保障。

  2018年,区委巡察组在对大源镇党委工作进行巡察时指出,该镇存在“基层党员规矩意识薄弱”的问题。另一方面,从前两年的查处情况来看,大源镇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普通党员的违纪违法,数量上还是偏多。对此大源镇也进行了反思,深刻认识到这既有自身素质的问题——村干部思想觉悟、品德、文化有待提高,也有组织教育管理不足的原因存在。

  也是这一年年底,区纪委监委下发了《富阳区村(社)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》,其中有30多个富阳及周边县市的镇、村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。如何将这本册子用好?如果只是发一下书,很可能会被束之高阁,放在书架上“吃灰尘”。为此大源镇党委决定从问题源头抓起,优化教育方式,结合这一册子,在镇干部、村干部和普通党员三个层面开展“以案说纪”专项警示教育活动,进一步强化干部教育、提升规矩意识。

  目前大源镇是这么做的:在每周一次的镇领导班子联席会议上,由镇纪委书记讲讲关于乡镇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,镇党委书记作点评;在每周二的村干部联席会议上,由村监察联络员负责讲《警示录》上的案例;在每月的党员固定主题党日,则选择普通党员的违法违纪案件,比如涉黑涉恶、酒驾、赌博等案件进行讲解,每次10分钟。

  “原来我们的廉政教育,光读法条,容易陷入‘本本主义’,教育的效果也不好,现在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,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,不影响工作,且贴近实际,做到了防范在前、提醒在前,避免‘事后诸葛亮’。”大源镇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袁佩翔说。

  既保护了干部,又让百姓看到公平

  从反面典型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,这种接地气的警示教育方式,受到了镇村干部的欢迎。

  “原来我们以为只要不拿公家钱就不要紧,这次的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。”张旭军说,“现在我们把每个案例都对照一遍,没有一样的那最好,就当敲敲警钟,若是有相似的话我们就马上整改,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,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公平廉洁。”

  因为有了勤功村事件,大源镇将这项制度又进行了拓展,如今镇班子领导到线上、到联系的村里开会也都会把对应的案例提上几句。考虑到镇干部手上事情比较多,镇班子成员都会积极收集素材,举一些比较具体、生动、针对性强的例子。“我们现在都长了一张婆婆嘴,相信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,镇村干部的规矩意识会越来越强。”袁佩翔说。

  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站站长李永红既负责大源各村的账目收支管理,又是一名联村干部。他说,如今无论是分管领导来线上开会,还是他自己下村去,都会聊聊涉及工程管理验收和财务管理的案例,再针对性地把相关规矩重申强调一遍。“因为失地保险指标不多,有些村干部明里暗里会抢这些指标,现在通过‘以案说纪’,每个村干部都有这方面的意识了,违规的行为就很少。”

  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,很多工作的初衷很好,但在开展的过程中却松掉、垮掉,得不到预期的效果。“‘以案说纪’,短则3分钟,长则10分钟,大源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,确保了落实的实效,值得借鉴推广。”接下来,区纪委监委还将探索用照片、漫画等多种形式来解读案例,丰富案例类型,做成图板,再送到各个乡镇(街道)去巡展,进一步强化党纪和法治观念,做到引以为戒,警钟长鸣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头版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时政
   第04版:春江两岸
   第05版:城事
   第06版:资讯
   第07版:专题
   第08版:专题
一周10分钟的“以案说纪”让大源这个村“虎口脱险”
富阳日报时政03一周10分钟的“以案说纪”让大源这个村“虎口脱险” 2019-05-15 2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